当前位置:首页>文化资讯 > 他山之石 >

来源:《中国文化报》 来源作者:杨兆辉 来源时间:2018-07-26编辑人:文宣  发布时间:2018-07-26 20:35:25 浏览次数:

全流程监控:

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的海淀经验

  近年来,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行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制度鼓励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由政府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文化服务事项通过社会化购买的方式提供给人民群众。但是,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并不是“一买就灵”,更不能“一买了之”。想要弥补市场行为的缺陷,需要做好调查和监督,更要资金和政策双管齐下,才能提升文化类社会组织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保障政府购买服务的效果。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委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体制机制,实施全流程监控,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改进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实现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

  政策指导与实践探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任务。2015年以来,《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先后出台,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

  北京市海淀区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具体实践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积极引导和支持社会服务主体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供给,逐步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全流程监督管理机制,努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整体跃升,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提供了工作支撑。

  主要经验与做法

  2015年以来,海淀区主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创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方式,探索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注重资源引入、分类管理、全流程监控,优化了区域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激发了社会文化创造活力,形成了一些具有规律性的做法。

  一是广开“源”路。海淀区始终坚持以满足广大市民日趋丰富的多元的文化需求为目标,着力改变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做法,建立了征集、评审、公示“三位一体”的项目供给筛选工作流程。利用政府OA系统和报纸、网站、微信等媒体“多管齐下”,分别面向区属相关单位和社会各界公开广泛征集项目,不断扩大项目资源库。同时,遴选行业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通过公开标准、严格程序、公示结果等程序,全程接受纪检监督,切实保证项目评审科学严格,保障项目资源的高水平、高质量。

  二是全程“管控”。在项目的具体推进过程中,海淀区注重加强项目管理和实时追踪,构建了事前“三预”、事中“三查”、事后“三评”的一体化、全流程工作体系。项目执行前,对工作实施方案、预期指标等进行“预查”,对准备进度进行“预促”,对工作风险进行“预防”,确保前期筹备高效顺利;执行中,采用现场检查、民意调查、问题纠查三种方式,全面考核项目实施内容质量、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等,发现问题立行立改;项目完成后,通过项目评述挖掘项目特色亮点、查找工作不足,通过绩效评分从项目推进及落实、媒体宣传报道等六大维度全面评价项目执行的综合情况,通过数据评级重点分析项目核心数据,评定项目等级。

  三是完善机制。海淀区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方面采取了很多新举措,重点对等级评审、资金补贴、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梳理和规范,制定出台了《海淀区公共文化活动项目评审办法(试行)》《海淀区公共文化活动补贴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海淀区公共文化活动项目质量评价体系》和《关于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意见》,建立完善了全流程管理工作体系,推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科学健康发展。

  主要成效

  海淀区紧紧抓住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机遇,乘势而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了区域政府购买公共文化工作的新发展,丰富了公共文化产品的数量,提高了服务供给质量,着力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适销对路”,提升了整体工作效能。

  一是供给方式实现了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良性互动。海淀区通过强化政府保障职责、调动社会力量的参与积极性,探索创新政府和社会良性互动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通过公开征集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进一步强化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职责,摆脱了“政府包办”的传统思想束缚,将财政投入以直接拨款为主转为购买服务、项目补贴等多种方式,有利于政府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广泛吸引专业资源和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进一步增强了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壮大的内生动力,实现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良性互动。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实现了数量与质量的双提升。2015年以来,海淀区通过公开征集和评审,一大批优秀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脱颖而出,极大地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目录,提升了整体产品质量。一方面,2018年社会力量项目参与数量比2015年增长了近2倍,平均年增长率达30%,参与品牌范围逐步实现了新春文化季、全民阅读季、中关村国际青年艺术季和海淀文化季的全覆盖,实现了项目数量和参与范围的双提升;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社会力量贴近群众的优势,参与征集和落地执行的项目内容涵盖公益性文艺创作、文化活动、宣传推广、培训辅导、文物保护、民俗文化、文化产品制作等,精准对接群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为群众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品质优良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适应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是体制机制建设实现了规范化、程序化与服务效能提升共同发展。海淀区着力完善政府购买项目管理机制,积极推进项目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一方面,加强了政府购买、项目管理工作的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实施意见和管理办法,推动了项目征集、筛选、评审、执行和评估全流程、无死角管理监控,用规范化的工作程序确保了项目管理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另一方面,着眼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的需要,优化了区域公共文化资源,进一步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激发了广大市民服务创建工作的热情,有效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效能。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您是第8304646位访客

版权所有:28365365.com备用维护更新:28365365.com备用办公室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地  址:济南市和平路59号电  话:86568871邮  编:250000ICP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