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文化报》 来源作者:伍文珺 通讯员 汪 莉 段时云 来源时间:2018-06-12编辑人:文宣 发布时间:2018-06-12 09:49:54 浏览次数:
“向左慢慢转过来,身子往下压,弓步弯腿……”近日,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扬子洲镇前洲村文化大院内响起悠扬的乐声,东湖区文化馆太极拳班特聘老师朱虹耐心细致地给学员们讲解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学员们载歌载“武”,认真地练习每一个动作。
“为了学太极拳,我以前要坐公交车到红谷滩上课,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跟着老师学,照顾孙女和练太极两不误啊。”57岁的村民毛玉华开心地说。自东湖区开展总分馆建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在家门口就能学自己想学的课程,上心仪的培训班。
目前,东湖区以区级馆为总馆,东湖区文化馆在董家窑街道、百花洲街道、扬子洲镇设立了3个分馆,在光明社区、福州路北社区、阳明社区等6个社区设立了服务点;东湖区图书馆在全区10个街道(乡镇)均建有分馆,在锦苑春天社区、杏苑社区、贤湖村等7个社区(村)设立了服务点。据统计,东湖区文化馆和图书馆总馆、分馆、服务点建成后总面积已达9000余平方米,图书馆藏书总量30余万册。
把资源调动起来
“我国传统的文化馆、图书馆系统往往按照行政区域设置馆站,每个馆站相对独立,但由于人员和资金有限,很多活动都铺不开。现在我们通过总分馆建设把资源和人员调动起来,让文化活动能更加深入地走进百姓生活。”南昌市东湖区文化馆馆长闵思龙说。为解决人员和资金配置问题,2017年东湖区文化广电旅游新闻出版局出台了《东湖区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方案》,本着“统一标志标识、统一功能设定、统一设施设备、统一管理制度、统一服务标准”的原则,通过新建、改扩建、共建以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等方式,将馆站的人员、经费、设施和平台等资源进行统一配置,艺术生产、文艺活动、文化服务等运作实践统一规划,构建起一个统一管理、整体运营的新型文化馆、图书馆联合体。
目前,东湖区文化馆、图书馆总馆在原有业务基础上,设立文化艺术培训中心、表演艺术指导中心、视觉艺术指导中心、文学理论信息中心4个中心,各镇(街道)分馆设置同样也有这四方面的职能部门,4个职能部门与总馆四大中心对接,形成上下统一的总分馆工作机制。同时,招募社区文化志愿者,每个分馆、服务点根据规模配备1至2名志愿者。东湖区还引入“专职文化志愿者”概念,成立了文化志愿者协会,制定了相应的章程制度,设置了考评细则,并参照原文化部制定的农村志愿者每月600元的经费标准招募志愿者,解决总分馆人员不足的问题。“总分馆建设更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覆盖以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群众更有参与感、获得感。”东湖区文化志愿者协会会长薄华丰说。
服务与需求有效对接
“我一直想提升自己的气质,希望区里能开设关于服装、舞台方面的培训班,于是我让女儿在网上填了意见表,没想到区里真的给我们开了时装班!”62岁的居民李青只要步行10分钟,就可以到光明社区服务点与其他人一起上时装表演课了。
据了解,东湖区率先在江西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群众需求征集和评价反馈机制,群众可以通过总分馆的线上平台,反馈喜欢的节目、书籍、培训等。这种“菜单式”“订单式”服务有助于进一步畅通群众文化需求和评价反馈渠道,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全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文化馆、图书馆的培训班是很‘跑火’的,特别是舞蹈、时装和小朋友的培训班,现在我在文化馆上毛笔字班,我孙子在图书馆上少儿绘画班,我们就在楼上楼下学习。”市民陶女士高兴地说。
每年春季、秋季以及寒暑假期间,东湖区文化馆、图书馆及各分馆、服务点都会开设舞蹈、朗诵、戏曲、曲艺、瑜伽、声乐、文学、美术等20余个班次。参加培训的学员,年龄最小的只有5岁,最大的80岁。总分馆建设以来,东湖区已开展免费艺术培训、技能培训、文化活动200余场,受益群众达3万余人,满足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在东湖区总分馆免费培训班任教以来,看到这么多热爱舞蹈、热爱艺术的百姓,让我知道群众文化大有可为,有很大的空间。希望总分馆的建设能越来越全面,把更多的培训班和专业老师送到百姓身边。”江西省群众艺术馆大型活动部副主任、东湖区文化馆总分馆广场舞初级班和外来务工人员广场舞初级班教师戴君说。
下一步,南昌市东湖区将积极拓展文化活动、艺术创作、文艺辅导、送戏下乡、队伍培训等便民惠民服务,持续提升百姓文化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