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来源作者:傅谨 来源时间:2018-07-07编辑人:文宣 发布时间:2018-07-07 22:32:00 浏览次数:
从戏曲界的角度看,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令人关注的新亮点,就是三部3D戏曲电影参加展映,加上经典越剧电影《红楼梦》修复版的放映,戏曲电影多年来第一次以这样的强势方式集体亮相,也因此引发了与戏曲电影相关的许多讨论。
从电影进入中国的第一天起,戏曲就与电影如影随形。尽管我们还没有找到众所周知的《定军山》拍摄与放映的可靠实证材料,但是还有一批史实值得学者们关注,那就是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等中国城市放映的大量取材于戏曲故事的无声电影,它们孕育了中国第一代电影人和第一代电影观众,此后才有陆续兴盛的中国电影。在中国电影百来年的历程上,多数年份里,戏曲电影都是最受观众欢迎和喜爱、同时最具票房号召力的电影样式。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末,戏曲与电影的关系开始疏离,尤其是在中国电影业最为萧条的年代,戏曲电影几乎绝迹。如果说新世纪以来,戏曲和电影都分别呈现出新的景气景象,两者走出困境的路径却截然不同,电影市场的复苏和戏曲行业的复苏,走上了两条完全相背离的道路。因此,戏曲与电影历史上的紧密联系,并不意味着今天的戏曲电影必然会简单且直接重新回到影院的中心位置,成为电影院线排片优先选择的对象。
我们必须看到,当下戏曲电影的拍摄与放映这两个环节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虽然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高层的推动,戏曲界也有热情,戏曲电影的拍摄数量正在逐渐增长,技术手段更是日新月异,然而这些耗费大量资源拍摄完成的戏曲电影,包括国家主导的京剧电影工程拍摄的10部经典剧目影片,都很难进入影院正常的排片序列,它们并没有多少机会和观众直接见面,连接受市场检验的机会都无缘得到。因此,一方面是戏曲电影的拍摄数量在逐年增长;另一方面,这些电影拍摄完成之日几乎就是其生命终结之时。由于戏曲电影在电影院线的排片体系中不能获得合理的安排,只能局限于一些没有多大影响的小影院放映,因此就有建议,希望通过政策性手段,强制性地要求商业影院在黄金时间安排一定比例的戏曲电影,但这并不是一种合理和有前景的措施。
电影的院线放映体制有其自身的逻辑与规律,各家连锁影院在排片时首先要顾及目前的主流电影受众的口味与选择,这不仅不应受到指责,而且恰是电影业正常运营之根本。当然,这里所说的口味与选择,其实只是一个小群体的判断,至少从现实的情况看,这个有排片决定权的群体对戏曲电影的市场预期显然是悲观的,因而很难让他们罔顾市场供需关系,在院线大量安排戏曲电影的放映。戏曲爱好者在感情上或许很难接受这样的现实,然而至少从目前情况看,他们这样的判断并没有大错。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开始引入民间资本,建设条件堪与国际接轨的多厅影院,目前这类影院已经成为大型商圈的标配,大银幕的数量也已经超过5万。它为新世纪电影市场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然而也需要指出,这类影院的成功营运最初就是依赖进口分账大片实现赢利的,因而目前超过一代电影观众的观影经验,都是在这类豪华影院中,通过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那些影片的欣赏积累而成的。这一新的观影环境及与之相适应的电影产品,培养了数千万甚至更多熟悉并容易接纳好莱坞式的类型电影的观众,它与近年电影市场的复苏互为因果。尽管近年国产影片逐渐拥有了可与进口影片相抗衡的市场号召力,但实际上那些有较高票房的影片(《战狼2》就是典型代表),其表演美学和叙事模式,无不是好莱坞模式的搬用和效仿。这些电影观众的欣赏口味与取向,既与戏曲这样的表演样式隔膜,对戏曲民族化的叙事方式也相当陌生,如果强行在这类影院放映戏曲电影,结果肯定是双输。
然而,中国目前电影观众尽管数量庞大,如果按观影人口年龄分布看,实际上主要集中在青年一代,占社会更大比例的中老年和新世纪以来复苏的电影市场之间,还没有来得及建立起关联。那些附着于大型商圈的豪华影院线动辄50~80元的票价,实在超出了平均月收入只有三五千元的中老年观众,尤其是退休老人们的消费能力;它无意间不自觉地引出的结果,就是中国有或比青年数量更多的中老年观众,他们对电影的欣赏趣味还没有来得及被好莱坞式的电影同化,尤其是还保有对戏曲的情感记忆,在这些珍贵的记忆里,沉淀了中华民族丰厚的审美经验。因此戏曲电影并不是完全没有市场前景,只不过戏曲电影的受众群与目前电影院线体系培养与针对的主流观众群并不相重叠。这些潜在的戏曲电影观众是一个尚未被开发的庞大的群体,他们或许不适应当下电影院线的审美指向,但是对当代戏曲表演艺术名家和他们主演的戏曲电影,尤其是那些在银幕上展现的经典剧目,是有浓厚的欣赏兴趣的。我相信文章开头说的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精心拍摄的戏曲电影,一定会引起这个观众群体浓厚兴趣,当年戏曲电影的兴盛靠的就是观众对戏曲的感情,既然这样的感情链条仍然存在,就有可能通过优秀的戏曲电影重新唤醒。
所以,简单化地要求在现有的院线安排戏曲电影的放映,必然导致产品与消费者的错配现象,戏曲电影从拍摄到放映,都需要有别于现有的商业化院线的传播渠道,它们应该有新的运营思路和新的商业模式。我曾经建议在城市通过政府规划和引导,吸引社会多元投资主体参与的途径,开辟新的专门化的戏曲电影院线,影院的选址应该更靠近于人口相对密集的居民区,它们不是与大型商圈相配套,而是与社区文化与健身设施相配套。就像商品的流通既需要大型商圈也需要社区便利店一样,这样的戏曲电影院线,更适宜于中老年观众,因而有可能将这个年龄段的观众重新吸引到电影院里,当然,他们同时也必然会带动一部分青少年观众进入戏曲影院,让他们从小就有机会体验和感受戏曲之美。而且因为戏曲电影相对拍摄成本较低,假如影院不过于追求设施之奢靡,电影票价也可以降低到与中老年观众日常消费能力相适应的程度。实际上河南等地农村早就建设了类似的电影点映系统,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戏曲电影,它也激发了农村地区的民间资本投入戏曲电影拍摄的热情,假如这一趋势能够向城市的社区延伸,戏曲电影的未来,将大有可观。
那么,这样的院线会有足够多优质戏曲电影源源不断地满足日常放映需求吗?拍摄优秀的戏曲电影并不容易,归根到底,戏曲与电影是表现形式殊异的不同的艺术门类,戏曲与电影联姻的历史,就是两者对话、冲突和相调和的历史。戏曲电影的创作者如果心存对戏曲的尊重,并且试图在电影里凸显戏曲的表现手法和叙事方式的优势,就需要收起自以为高戏曲一等的骄傲,虚心地拜戏曲为师。当年深受戏曲名家名剧熏染的导演们也每每感觉戏曲电影拍摄之不易,今天在电影行业起主导作用的中青年电影导演,谈起西方电影名家和拍摄观念、手法如数家珍,对戏曲特有的表现规律却未必有多少认识,更不用说对戏曲艺术语汇的娴熟把握与深切体会。因而,对今天的电影界的多数导演而言,即使要求他们拍出合格的戏曲电影,就已经是严峻的挑战。曾经有新锐导演试水为某当代京剧名家拍摄她的优秀作品,却嫌弃京剧的锣鼓点,其结果是非驴非马,惨不忍睹,就是让人感慨的例证。然而可欣慰的是,数十年来各戏曲剧种都有一批优秀的经典剧目被拍成戏曲电影,所以,优秀戏曲电影的存量相当可观,许多逝去了的戏曲大师都留下了他们的银幕影像,这些旧电影如果经过修复,也会很有欣赏价值,它们足以支撑起戏曲电影院线的正常运营。
戏曲电影的拍摄和放映,是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更是用新的科技手段传承与传播中华传统艺术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但我们要把握电影环境的新变化,找准戏曲电影的目标观众,培育更适宜于其生存发展的优质土壤。只要根据新的社会境况对症下药,戏曲电影的第二春,相信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来到。
(作者:傅谨,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