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化资讯 > 信息联播 >

来源:新华网 来源作者: 来源时间:2015-07-24编辑人:文宣  发布时间:2015-07-24 09:20:37 浏览次数:

东营:密织有形无形两张网 搅动群众文化一池春水

  7月21日晚上7:50,天已擦黑。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大杜村剧场上热闹非凡,舞台上区吕剧团带来的精彩曲目正在上演,演员们优美的唱腔,不时博得台下数百名观众热烈的喝彩。

  不光是东营区,每年夏季夜晚,在垦利、广饶、利津以及河口等东营市的各个县区,不论城市乡村,类似的演出可能会同时在多个乡村或者社区上演。像大杜村一样,东营市每个村居(社区)的群众,每年可以欣赏到5场由市县(区)两级政府送到家门口的戏曲演出。

  近年来,得益于东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东营市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群众文化事业红红火火。除了政府定期“送戏下乡”,民间自发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更是层出不穷,精彩连连。每逢节五一、七一、国庆、元旦、春节等重要节假日,各村居社区居民都会自发组织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活动。

  据了解,为克服群众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满足迅速膨胀的群众文化服务需求,自2010年以来,东营市着手启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织密织实有形场馆设施和无形管理服务保障两张网,基本实现了公共文化资源城乡统筹、普惠全民。

  在文化场馆设施网络方面,市县两级建设了一批带动性、示范性强的公共文化设施。市级建设了图书馆新馆、大剧院、非遗展示馆、吕剧博物馆、黄河文化博物馆和奥体中心、青少年宫,改造提升了市艺术馆。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文体广场等设施齐全,图书馆、文化馆全部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三个县均建有博物馆。全市40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了国家一级标准的综合文化站。全市2100多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建成了文化活动室和文体广场,通过实施“乡村文明”建设工程和开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全市已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于一体的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0家,村转居和城市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达标率为100%。农村创新打造了100个集村民休闲、乡风展示和开展文化活动的“乡村剧场”。目前,东营市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了全覆盖,并全部达到了省级示范区标准要求。

  在不断加强有形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东营市还不断在群众文化活动管理服务保障机制上下功夫,织密这张无形网。

  东营市委、市政府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纳入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市政府将示范区创建工作纳入政务督查范围,定期督查通报创建工作进展情况。为保障公共文化事业顺利实施,自2010年以来,东营市市级财政累计投入45亿元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发展专项资金2014年达到3300万元,每年递增10%。市财政设立了每年178万元的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并将群众性文化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5个县区财政累计投入23亿元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均超过1000万元,均设立了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与此同时,东营市还不断强化群众文化队伍建设,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编制全部实现了3人以上,并且专干专用。全市共选聘2150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平均每村(社区)配备1名,城市社区设置了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平均每个村(社区)都建有3支以上业余文艺队伍。自2012年以来,连续四年组织实施“千人培训工程”,依托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对全市宣传文化干部进行集中培训。自2014年开始实施“千村万人文化培训工程”,采取市、县、乡三级分类培训的办法,对基层文化骨干进行集中培训。2015年3月,在公共文化机构先行开展法人治理结构试点。

  随着群众文化基础不断夯实,东营市还率先在全省实施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出台了东营市《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服务标准》、《文化馆服务标准》、《图书馆服务标准》、《乡村剧场建设标准》等五套服务标准,通过开展标准化服务,提升服务均等化水平。市和县区都配备了图书流动服务车、文艺演出展览服务车和电影放映流动服务车,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以市图书馆、文化馆为总馆,县区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服务点,流动服务车为补充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图书资源实现通借通还,图书借阅、电影放映、文艺演出、文艺辅导培训加强供需对接,实行“菜单式”服务。大力推动资源整合利用,科技馆、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均设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免费开放项目。积极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美术馆、文艺团体,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组织开展了“进千村乐万家”文化惠民活动,市、县、乡三级采取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开展下乡进社区演出,率先在全省实现了“一村(社区)一年五场戏”的公益服务目标。市和县区图书馆、文化馆都建成了网上、数字馆,全市建有5个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在市县乡三级和城市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率先将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向农村延伸,目前全市所有农村社区和行政村都建设了公共电子阅览室。广饶县、垦利县是“全省公共电子基本上阅览室建设与服务示范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模式,市和县区所有公共图书馆都建成了标准化“尼山书院”,利津县陈庄镇实验小学还率先在全省中小学探索建设“尼山书院”。实施“文化关爱”工程,把特殊群体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开设了盲人阅览区和农民工书架,通过流动服务把图书借阅、文艺演出、电影放映送到工地和养老院,送到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困难群众中,保障了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为突出地域特色,满足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差异化需求,东营市重点打造了以“黄河口”为主题的群众文化品牌。自2008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八届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赛,连续三年获得全国马拉松“金牌赛事”称号,2014年获得国际田联“银标赛事”称号。自2007年以来,连续举办了四届黄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已成为传承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自2011年以来,连续5年举办“黄河口之春”系列文化活动,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在全市19个中心广场开展“欢乐黄河口”广场群众文化活动,每年组织500多场广场文艺演出。连续举办了两届“舞动黄河口”广场舞大赛,展示广场舞普及推广成果。实施“进千村乐万家”文化惠民活动,每年在全市组织开展进社区下乡演出10000场次,丰富活跃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各县区也立足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特色文化活动。东营区以打造“吕剧故里”为目标,举办吕剧文化艺术周;广饶县连续举办十届“中国(广饶)•孙子国际文化旅游节”,成功承办了全省两届吕剧艺术节和全省首届吕剧票友大赛;垦利县开展“村村唱戏村村舞”活动,经验做法被省委宣传部宣传推广。东营吕剧文化节、广饶县农民文化艺术节被确定为全省农村特色文化品牌,垦利县“村村唱戏村村舞”活动荣获全国第十六届“群星奖”。全市40个乡镇(街道)都形成了“一特数品”,村和社区实现了“一村(社区)一品”。

  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东营市已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发展均衡、共建共享、实用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全省乃至处于领先水平。

  2013年1月,山东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现场会在东营召开,2013年4月,东营创建成为首批省级示范区,2014年8月被确定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2015年6月,获得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在2014年省考核办组织的17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群众满意度电话访问中,东营市群众文化生活情况连续三年在测评的所有项目中得分最高,位居全省前列。同时,广饶县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广饶县和垦利县是“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垦利县是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和首批省级示范区。

您是第8304646位访客

版权所有:28365365.com备用维护更新:28365365.com备用办公室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地  址:济南市和平路59号电  话:86568871邮  编:250000ICP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