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化资讯 > 信息联播 >

来源:潍坊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来源作者: 来源时间:2018-06-01编辑人:文宣  发布时间:2018-06-05 09:10:00 浏览次数: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寿光市开展“十大行动”助推传统文化发展

  寿光作为文圣、农圣、盐圣的“三圣故里”,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一直深耕传统文化,厚植文化发展新优势。目前,寿光将2018年定义为“乡村文化振兴年”,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十大行动”,将从十个方面全力打造“农圣故里·文明寿光”核心文化品牌。

  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行动。十九大以来,寿光积极弘扬中华美德,一系列特色文化品牌渐次启动;实施中华传统节日振兴工程,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利用传统民俗节日、重大节庆日和重要纪念日,组织群众参观博物馆、名人馆,学习地方历史文化,集体为8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举办饺子宴等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了爱国主义、传统美德等教育,弘扬文明新风。

  历史文化溯源行动。深入探寻寿光文化根基,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社会民间团体不同层面的优势,建载体、筑平台、搞活动,调动专业人士积极性。挖掘“三圣”(文圣、农圣、盐圣)历史文化资源,无限放大农耕文化优势,恢复建设文庙及传统文化街区,挖掘整理了一批寿光文化资源,评选公布了“九名”,即名人、名胜、名牌、名品、名馆、名典、名企、名事、名论等,民间呼声、社会影响大的文化品牌,争创“中国书法之乡”“中国农耕文化之乡”。

  经典文献整理行动。重点加强本土“经史子集”等传统文化经典研究,挖掘整理出版了寿光经典县志、石刻拓本、经典文献,扶持仓颉研究会等社会性文化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发展,建设开放性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研究交流平台。推进乡村记忆工程,力争每个镇(街区)建有自己的乡村记忆馆。

  文化阵地提升行动。在城区打造提升群众艺术培训基地和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两个基地”建设;在镇(街区)推进集传统文化、市民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在村(社区)实施乡村儒学和社区儒学推进计划,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公园)、农家书屋、儒学讲堂建设,推进市、镇、村传统文化阵地三级联动、同步提升,打造全国、全省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

  文明行为养成行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道德典型选树活动,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心灵、文明融入生活、文化元素融入城市、传统文化融入大众。广泛开展移风易俗,通过村级换届选举,加强村级红白理事会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管理制度,实现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全覆盖。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组建了“学雷锋”“小交警”“弥水公益”“美德慈善”等志愿服务团队,引导参与各种亲民、爱民公益文明服务活动,促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文化人才培育行动。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星火工程”,建设“寿光市传统文化大讲堂”,村级设立“国学讲堂”“道德学堂”,举办各级各类传统文化讲座,培训传统文化骨干志愿者千人以上。探索建立传统文化志愿者讲师团、辅导员队伍,培养辅导员万人以上。开展寿光乡贤选树活动,构建新时代的乡贤文化。深化全民文化艺术普及工程,成立寿光市公益文化艺术培训联盟,推动传统文化、舞蹈、音乐、书法、绘画等公益培训常态化运行。制定全市优秀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规划,建立健全优秀人才评选培养体系,对传统文化研究、普及、践行活动进行定向资助。

  文化旅游品牌创建行动。放大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的品牌效应,重点提升一批红色文化、生态旅游、非遗传承、渔盐文化等传统特色文化小镇,打造全域文化旅游品牌,形成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绿色文化交相辉映的文化旅游格局。对陈少敏、马保三、张玉山等革命先辈光荣事迹和全省最早农村党支部、牛头镇武装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深入挖掘,串联全市文化旅游资源亮点,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实施文物安全“天网工程”,加大边线王、呙宋台、纪国故城等文化遗址保护力度,实现文物安全防控全覆盖。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树名木、工业遗存保护,加快发展民俗文化产业。传承保护京剧、吕剧等地方戏剧、曲艺,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对非遗产业化开发项目给予资金扶持。

  文艺创作繁荣行动。实施重点文艺创作立项资助及签约作家制度,组织创作一批以“农圣故里·文明寿光”为主题的优秀文艺作品,打造文艺精品,对取得重大成果的文化作品给予奖励。丰富传播手段载体,以VR虚拟现实、H5场景制作等现代信息技术,创作一批彰显寿光地域传统文化特色的网络文艺作品,拍摄大型VR纪录片《农圣故里·文明寿光》。

  文化项目支撑行动。深化全民阅读行动,全面推行市、镇、村三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休闲书吧建设,建设书香寿光。新建市博物馆,扶持发展民营博物馆,创建“博物馆之城”。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充分发挥历史文化中心、中华汉文化产业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项目主体作用,整合优质文化产业资源,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及现代化传播水平。

您是第8304646位访客

版权所有:28365365.com备用维护更新:28365365.com备用办公室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地  址:济南市和平路59号电  话:86568871邮  编:250000ICP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