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山东 > 史志 >

来源: 来源作者: 来源时间:2013-03-26编辑人:文宣  发布时间:2013-03-26 02:16:36 浏览次数:

第二章 曲艺

  山东的说唱艺术历史悠久。在北宋时就出现过说书史上著名的说浑话艺人张寿,并有由市井叫卖声调发展而成的“货郎太平歌”,也叫“货郎转调歌”出现。宋元之后,长短句在山东亦很活跃。明清以来,俗曲在山东地区流行益广。康熙年间在淄川形成俚曲(亦名小曲)。至晚在雍正年间,鲁西南曹州(今菏泽地区)一带出现了联缀数百小曲说唱故事的“小曲子”(山东琴书前身)。同时,济宁、临清一带的平调小曲等弹唱形式也盛极一时。清中叶后,各种民间俗曲汇集济南。而这种俗曲小令在山东广为流行,又为北京传来的八角鼓(即八旗鼓)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八角鼓与流传地区的语言、民间音乐相结合,逐渐演变成为山东民间说唱艺术的一部分,如聊城八角鼓、济宁八角鼓、胶州八角鼓、莱阳弹词、博山八角鼓等。

  明中叶后,北方鼓词兴起。老蚕《说大鼓》中说:“大鼓以梨花(即山东大鼓)为最早”。清代初叶,山东大鼓已经建立门户收徒传艺,并有山东作家的一批鼓词作品出现。清代中叶,山东大鼓老北口(老牛大?缰调)开始兴盛。同治、光绪年间,山东大鼓南口犁铧(梨花)调女演员郭密香来济南献艺。尤其是明湖居说书的王小玉(艺名“白妞”)姐妹,演艺风靡济南,使乡下土调大鼓在城市站住脚。尔后,著名女演员大量涌现,山东大鼓几乎独占了济宁、徐州、开封等地书场,并向北传入京津、东北各地,至20世纪20年代渐趋衰微。与源于鲁西北的山东大鼓相对应,清中叶山东东部以潍县为中心,并流行于鲁北惠民一带的东路大鼓兴起。而在鲁中南的邹县、滕州、峄县(现为枣庄市峄城区)一带,又有一种无弦索伴奏的鼓儿词(又名小鼓)出现,可以说是山东木板大鼓。

  此类讲唱述演故事的民间鼓词,直接替代了各种俗曲演唱,成为城乡说书的主流。影响所及,连与宗教俗讲、道情有着渊源关系,早期曾以演唱曲牌为主的山东落子、山东渔鼓,也改用简单唱腔述演故事,发展成为真正的民间说书。同时,盲人说书遍及山东各地。临沂、济宁一带的三弦平调,阳谷谷山调,茌平南城调等,均属此类。胶东半岛上的“盲人调”,后来发展成为胶东大鼓。鲁西南的山东清音(又名平调三弦),也与“瞎腔”有着血缘关系。

  评书古称说话,山东则称为评词、白词,但影响不很大。韵诵体说唱除乞者所唱方言数来宝外,山东快书(原名“武老二”)兴起,立即大放异彩。它产生于清代末叶的鲁西北,其唱法系由山东大鼓?缰调演化而成。1839年(道光十九年)首演于曲阜林门会,兴盛于鲁中、鲁南。近40年来,已成为流行全国的大曲种。

  山东各地均有说书唱曲的乡风里俗,人民群众的喜爱与需要,使山东曲艺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然而,自军阀混战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以来,城乡说书出现萧条趋势。但在山东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民间说唱却得到了新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山东民间说唱艺术出现兴旺景象。1956年统计,流行山东境内的曲艺形式有三十五六种之多,从业艺人近4000人,演出团体百余个,演出场所200余处。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山东曲艺事业遭到严重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曲艺发展呈现出可喜局面,创作开始繁荣新人辈出,农村业余曲艺演出日趋活跃,过去长期十分薄弱的曲艺研究工作也逐渐开展,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您是第8304646位访客

版权所有:28365365.com备用维护更新:28365365.com备用办公室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地  址:济南市和平路59号电  话:86568871邮  编:250000ICP备案:0904228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