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化资讯 > 工作动态 >

来源:《中国文化报》 来源作者: 来源时间:2013-12-20编辑人:文宣  发布时间:2013-12-20 09:45:09 浏览次数:

用生活语言诠释传统文化

提高文化开放水平,需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2010年以来,山东大学以传承、推介中华传统文化为使命,借助该校中华文化体验馆这一平台,探索实施了中华文化体验模式创新与对外文化交流平台构建项目(以下简称文化体验交流平台),并于近日荣获首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

构平台,营造体验场景

今年524日,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孔子学院的留学生来到山东大学中华文化体验馆,在与剪纸、茶艺、古乐等文化元素的近距离接触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体验馆老师马晓乐的讲解中,留学生们先后体验了孔门拜师礼”“《论语》经典诵读”“传统书画之美”“古典乐器集萃”“猜猜剪纸内涵”“巧捏泥人面塑闻茶道、品茶香等活动。留学生们通过活动不仅学会了古代拜师礼节、触摸到了具有深厚文化意蕴的《论语》竹简、试弹了悠扬婉转的古筝乐曲、敲响了余音绕梁的编磬、体验了汉字神韵飞扬的书法之美,而且在短时间内制作出了形态各异、生动活泼的面塑作品。马晓乐说,这样的活动在体验馆已是常态,旨在丰富留学生的课余生活,加深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培养留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中华文化体验馆是文化体验交流平台项目的硬件基础。该馆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设置孔子与儒家礼仪、汉字五千年、琴棋书画、梨园华裳、艺术长廊、中国传统思想、民俗与吉祥文化、茶文化等文化体验和文化教学场景。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文化体验交流平台项目负责人宁继鸣表示,设立体验馆就是希望来访者在体验中学习文化知识、在沉浸参与中加强交流对话,把对外文化交流落在实处。

文化体验馆的建设内容突出生活化社会化,而不是历史化学术化宁继鸣介绍,体验馆是实现中华文化体验模式的中枢,尤其注重在现代语境下展示、讲解中华文化的故事,注重挖掘和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生活中的表征与变迁、内涵与意义。

出创意,丰富体验与交流方式

在中华文化体验馆,闻茶道、品茶香是很多外国友人喜欢的环节。来宾围坐在茶艺师身边,聆听关于茶圣陆羽的动人故事,了解功夫茶的主要用具和冲泡过程,并以小组为单位亲手沏泡一壶香气浓郁、回味甘甜的乌龙茶,以最高礼节奉于带队老师,以此感受茶中深含的人、情、味

我们的目标是要建设一个文化场馆,但它不能是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宁继鸣认为,如今的对外文化交流要突破对惯性思维的依赖,变以物为本以人为本。体验不是参观更不是旅游,参与者应通过身临其境、学教结合、互动体验、文化接触等达成文化理解,凸显人的交流。这个场馆应该具有教学浸濡的要求和功能,但绝不是一个空间扩大了的教室。它应该做到分层次有内涵,能讲解有故事,可操作有意思,利参与有收获。它应该做到发挥大学在民族文化创新中的作用,以教育的方式,实现文化的功能和社会的价值。

以茶文化为例。在中华文化体验馆,来宾若想体验茶文化,有茶叶种植、采摘与制作”“六大茶类与十大名茶”“功夫茶艺5个主题可供选择,体验内容、体验用具也各不相同。最后,来宾还可以赴日照茶园等地现场体验茶文化。宁继鸣说,呈现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以实现中华文化的生活化是体验馆的一大创新。

谋共识,实现协同创新

山东是文化资源大省,依托国家平台、大学优势和海外孔子学院平台,文化体验交流平台项目已荟萃了致力于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地方政府、文化团体、旅游胜地、当代企业和行业精英等。宁继鸣介绍,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实现文化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文化体验交流平台项目已建立4所校外基地和若干特色校外文化体验点。

在空间上贯穿大学和山东各地,在时间上融通当下的生活和文化遗产,在内容上融汇齐鲁文化和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华文化系统,在形式上探索寓教于乐和精英教育结合的有效路径。秉承知行合一的理念,我们将体验主题与山东丰富的历史胜迹人文积淀相结合,走出校门,进入社区,让来宾在三孔、泰山等人文与自然环境中感受传统文化。宁继鸣说,当看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国别的人们在这儿找到了自己所爱和所属,他们感到很欣慰。

该项目树立了中外文明同时空的观念,注重中外文化的比较与共享,用国际话语讲中国故事,加强了传统文化的呈现力、诠释力和影响力。首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评委王寿宴认为,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内容的选择、形式的创新、内涵的提升和效果的跟进是一项系统工作,也是当下制约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进一步完善发展的瓶颈。文化体验交流平台项目构建了一种基于文化体验的文化普及与对外文化交流模式,将文化的传承与影响贯穿于文化呈现、文化诠释、文化交流的过程之中,对各地推广传统文化有示范意义。

截至今年4月,山东大学中华文化体验馆累计接待海内外团体280个,共计体验者5000余人次(外国人约占40%),面向学校外国留学生、20多个学院的中国学生开展文化体验、文化讲座与系列课程800余课时,发挥了重要的文化普及、文化交流和社会功能。

您是第8304646位访客

版权所有:28365365.com备用维护更新:28365365.com备用办公室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地  址:济南市和平路59号电  话:86568871邮  编:250000ICP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